当前位置:首页 >  组合类投资   > 正文

战略投资怎样改变企业结构?

编辑:admin 时间:2024-08-26 00:34:35

国际战略投资者(或其它战略投资者)是否真的会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传输资本市场经验?——这是众多企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强调最多的理由,也是我一直以来始终怀疑的:企业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国际资本能够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投资理念,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结构等等,事实上,所有金融投资者最关心的只有一个——利润,即使暂时的改进,也是为了符合资本市场对故事的需求,为了实现最大收益的退出。大摩对永乐的投资已经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企业在本质上就相当于一个资源转化器,输入进各种原材料,人力物力,经过转换,形成新的有更大价值的资源。在市场中,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大价值新的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降低转化的成本,如何提高转化的效率,如何提高转化后的价值,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大范围更多地转化资源。当然,在这种转化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的人员、技术、资金的投入以完成这种转化。特别是当企业实现这种转化的能力更强时,将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有新的投资机会。因此企业依靠自身积累的剩余资金便无法支撑发展速度需求,于是通过出让股权、负担债权等等方式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融资不应该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只要是项目是一个盈利的项目,是个有清晰发展前景的项目。这也是为何有很多企业融资困难,而有些企业却被资金追逐的原因之一。 当然,当企业/项目本省尚未显示出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的时候,正如硅谷的那些高科技企业,企业需要大量风险资本的存在,正是这些冒着极大风险的资本,为企业实现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转化价值的保障,并在之后获得了与风险对等的收益。与之相反的是,当企业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转化资源的时候,需要何种资本的投资呢?试图通过引入金融资本而达到非金融目的,这种引入能否达到目标,或者说投资者是否是与我们的想法趋于一致,甚至是为了达到相互的目标而做的一种交换?坦白说,我没有做过数据上的统计分析,也没做过实证研究,金融资本或者风险资本投资已成熟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与其所承受的风险是否对等? 对于哪些国际型专业投资机构来说,投入到一个好的项目,然后在短期内提升其价值后,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超额退出是其基本的商业模式。我们总是天真的觉得当其投资后能够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事实上,国有银行、国有垄断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引入的那些战略投资者至今给了我们什么,又拿走了什么已经是清晰可见。 企业需要在更大舞台上,更大范围内施展的时候,那些以本质上是金融资本的所谓战略投资者确切的说只是个投资者,而非战略投资。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退出途径是其首先考虑的。而当他们在三年左右顺利退出之后,留给企业的常常是舞台中央的孤独与无助。永乐电器不是第一个,中资银行也不是最后一个,就像浙江的开元集团,试图通过所谓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是徒劳的,最终不过是利用折扣的权益换来国际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而已。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信托市场网-信托投资|信托产品 版权所有 | 滇ICP备2022007236号-479 QQ:110306080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